尋找生命的故事 | 時間可以造就人格,可以成就事業,也可以儲積功德

尋找生命的故事 | 時間可以造就人格,可以成就事業,也可以儲積功德

時間可以造就人格,可以成就事業,也可以儲積功德

作為一名人類靈魂工程師,我深信「教書」與「教人」同等重要。學生成績優異,若品行不端,又如何算得上是好學生呢?

1990年,我初次接觸證嚴上人的《靜思語》,並參加了一天的靜思語教學課程。當時,這些智慧箴言深深觸動了我的心,我堅信它們能塑造學生的人格。因此,我開始將靜思語融入教學,希望孩子們能銘記其中一句,終生受用。因為,一句靜思語,就是一條人生的道路。

我選擇的第一句靜思語是:「口說好話如口吐蓮花,口說壞話如口吐毒蛇。」為了讓學生深刻記住這句話,我運用各種有趣的方式呈現,讓它不斷出現在他們眼前,成為日常行為準則。當學生之間出現不良言語時,總會有同學向我「舉報」:「老師,他口吐毒蛇!」這證明靜思語已深植學生心田,使他們學會分辨言語的力量,逐漸改掉惡習。正如上人所說:「命好,不如習慣好。」

上人也曾開示:「有願放在心裡,沒有身體力行,正如耕田而不播種,皆是空過因緣。」我持續將靜思語運用在課堂中,慢慢地,學生待人處事的態度產生變化——他們變得更懂事、有上進心,並且尊師重道。這股良善的風氣不僅在學生間蔓延,連校長、老師及家長們也察覺到孩子們的品格顯著提升,使我的教學工作事半功倍。

有一次,一名學生的家遭遇火災,校長發起募款援助。我班的學生因為平時耳濡目染靜思語的教誨,明白「行善行孝不能等」,便自發捐款。他們不再像從前一樣聳聳肩說「錢已經花完了」,而是懂得換位思考,展現出同理心。當初我只問耕耘,不問收穫,沒想到善的種子不僅發芽,更茁壯成長。幸好,我沒有錯過這溫和的度藥——靜思語,它就像孩子們的導航,幫助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。正如靜思語所言:「有法的孩子不會變壞。」

2017年,我正式退休,學生們已步入社會,個個成家立業。他們從事各行各業——工程師、醫生、飛機師、教師、廚師……但無論身處何方,仍然謙遜有禮,知恩、感恩、報恩。他們更是慈濟月捐會員,身體力行「手心向下」的精神,回饋社會。

如今,每週五我都在書軒值班。當學生回國或來檳城時,來自吉打雙溪大年的他們,總會特地抽空來探望我,敘舊話當年。他們的心,依然與老師相繫,這正是靜思語潛移默化的影響力——深遠且長久。

感恩上人以智慧寫下這些靜思語,讓人人受惠,也讓教育工作充滿法喜。因為,一句靜思語,能成就一個美好的人生!


撰文 | 何月歡(懿久)師姐